“金脂”品牌荣获2025中国母婴龙标奖金奖
“金脂”品牌荣获2025中国母婴龙标奖金奖
“金脂”品牌荣获2025中国母婴龙标奖金奖
《福建日(rì)报》2025年6月4日第08版
5月初,铁矿石船“远穗海”轮靠泊莆田东吴港区罗屿港口,标志着(zhe)全省首个40万吨级接卸泊位开启后迎来第40艘(sōu)等量铁矿石船。
1983年,莆田因港建市,现有秀屿、东吴(dōngwú)、兴化等(děng)3个(gè)港区。全市总体规划利用码头岸线26.7公里,布置泊位93个,规划吞吐能力1.68亿吨。目前,莆田已建成万吨级以上港口泊位15个。
近年来,莆田口岸经营单位(dānwèi)加快智能化建设步伐,提高接卸、堆放、转运等综合(zōnghé)能力。同时,当地政府通过适配性招商,优化(yōuhuà)临港产业布局,完善链条,将(jiāng)进口原材料就地消化,增加经济效益。2024年,莆田港口(gǎngkǒu)吞吐量突破8000万吨,同比增长12.33%,增幅居全省首位;出入境船舶数量增长17.07%,创历史新高。眼下,莆田正朝着“亿吨大港(dàgǎng)”的目标进发。
近日(jìnrì),在罗屿港口,4台卸船机全负荷运转,不停(bùtíng)地从泊位上的巨轮里抓(zhuā)取铁矿石,一个抓斗抓一次就是满满当当的75吨,一小时即可卸下3000吨货物。
“这样的生产效率是通过远程控制系统实现的,比人工操作高出许多。”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(kāifā)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邹奥青介绍说(shuō),这套系统缘于一个自动化课程,由公司提供工作方案,向设备厂商下单(xiàdān)定制。
一抓一放,货物立刻被置于传送带上(shàng),借助自动化流水线,快速运至临近的(de)转运站。紧接着(jǐnjiēzhe),3台斗轮堆取料机马不停蹄作业,将货物存放到堆场上。仅需1个(gè)小时,一台斗轮堆取料机就能完成6000吨。
罗屿港口9号和10号泊位保税堆场总面积(zǒngmiànjī)13.6万平方米,分为4个区域,可堆存铁矿石(tiěkuàngshí)250万吨,主要用于开展大宗散货(sànhuò)保税物流,承接来自国外的煤炭、矿石等大宗散货保税仓储。
2010年,福建省(shěng)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(gōngsī)、省港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、省湄洲湾港口开发有限责任公司、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出资,组建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,建设罗屿港口。
2021年5月,罗屿港口40万吨级码头泊位投入使用,成为我省首个、全国第六个可满足世界最大40万吨矿石船(chuán)靠泊接卸的(de)港口。
今年3月,罗屿(luóyǔ)港口堆场启用经智能改造、加装推铲臂的(de)挖掘机,借助“AI算法推演+机械重构”的首创技术,开展皮带机轨道清料作业。现场操作的司机表示,以前需要工人弯腰俯身进行清料作业,原本(yuánběn)需数(xūshù)天才能完成的任务,现在仅需数小时就(jiù)能完成,将单次清理成本降低80%以上。
随着生产效率的提升、业务量(yèwùliàng)的增长,罗屿(luóyǔ)港口的建设规模也水涨船高。
今年(jīnnián)4月底,罗屿(luóyǔ)港口13号泊位(bówèi)工程首件沉箱顺利(shùnlì)安装,提前15天完成原计划时间节点,为后续主体施工打下坚实基础。该泊位工程新建1个7万吨级散货泊位,长268米,共需安装11个重达2849吨的沉箱。
眼下,罗屿港口在建的还有8号(hào)(hào)、11号、12号泊位。其中,8号泊位将建设1个30万吨级铁矿石(tiěkuàngshí)卸船泊位;11号、12号泊位将建设2个15万吨级散货泊位。
同属于东吴港区,八方港口数字化工作循序渐进(xúnxùjiànjìn)。
去年,八方港口对卸船机和门机称重系统进行改造升级,采用电流互感器(hùgǎnqì)和重量传感器的双重超负荷保护机制,使计量(jìliàng)数据的精确度达到了±2%以内(yǐnèi),完善港机的能耗统计、装卸作业(zuòyè)统计、数据自动采集分析等核心功能,为港机装卸人员创造实时掌握船舶作业进度(jìndù)的便利。
今年,八方港口将定制大型设备远程监视管理系统。“2012年开港,目前有2个泊位(bówèi),以煤炭中转(zhōngzhuǎn)业务为主。”全国劳动模范、福建八方港口发展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连俊说,该系统采用数字化技术,配套远程监控设备,用于精准判断生产(shēngchǎn)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故障,减少工人劳动强度和维护(wéihù)时(shí)长,提高综合效率。
同时(tóngshí),八方港口还将采购首批(shǒupī)绿色新能源流动机械,优化场内作业设备结构,提升节能环保生产水平,助力港铁联运。
东吴港区分为罗屿作业区和东吴作业区,均有铁路(tiělù)支线接入(jiērù),可对(duì)内陆腹地钢铁厂进行港铁联运。2024年,东吴港区海铁联运货物完成960.03万吨,总量居全省第一。
“智慧”监管(jiānguǎn) “秒级”通关
晨曦(chénxī)初照,海风拂面,莆田东吴港区国投(guótóu)9号泊位一派繁忙景象;码头上,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移民管理警察迅速清场,保障船舶第一时间(shíjiān)入境,并登轮办理边检手续。
“接近码头时,外轮可以借助中国(zhōngguó)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在线上提前完成材料核验。”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一队队长姚瑶说,按照现在的(de)通关流程,船舶从(cóng)报备、靠泊到离港,平均时长比以前(yǐqián)缩短了1个小时。
靠岸后,外轮船员和码头工人依次通过船舶(chuánbó)梯口的智能查验设备,有序(yǒuxù)上下轮船作业。在海港通关系统后台屏幕上,各项数据流如瀑布般实时滚动(gǔndòng),该系统凭借强大的计算能力,将单人次验证时间(shíjiān)压缩至“秒级”。
港口是国际贸易的重要节点,而出入境船舶和船舶人员(rényuán)身份核验是港口边检工作的核心关卡,其准确性和效率直接影响(yǐngxiǎng)着通关(tōngguān)速度和口岸安全。
2024年,莆田口岸在梯口、卡口等处安装智能化查验设备(shèbèi),目前(mùqián)已覆盖七成以上,完成度走在全省前列。
外轮(wàilún)船员(chuányuán)无需携带纸质材料,刷脸即可完成身份核验。这一“无感”卡口通关体验,让菲律宾(fēilǜbīn)籍船员Dollesin Royce竖起大拇指,用英语称赞道:“very good!”
除了这个“秒级”,莆田口岸还创造了另(lìng)一个“秒级”。智能化查验设备将相关警情“秒级”生成人员数据(shùjù)详细情况报表,推送至后台快速比对是否(shìfǒu)存在异常情况,并通过语音告警助手,同步向值班的移民管理(guǎnlǐ)警察发出预警。
“之前都是人工(réngōng)发现问题、人工告知警情,需要一定的(de)人手和时间。眼下,我们自主开发了语音告警(gàojǐng)助手,能够以电话或短信的形式(xíngshì)快速通知,帮助移民管理警察及时介入处理。”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信息化部门负责人黄明说。
2023年,黄明带领技术团队(tuánduì)成员发挥所学专业特长,合力(hélì)设计研发出语音告警助手,并在辖区口岸(kǒuàn)码头运营公司中推广使用。这套设备还获得了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2022-2023年度(niándù)信息科技创新带动项目三等奖。
当前,莆田出入境边防(biānfáng)检查站正着手探索DeepSeek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,逐步构建全链条智能化出入境口岸生态(shēngtài),完善船舶和作业人员“无感(wúgǎn)”通关服务体系。
作为口岸监管单位之一,莆田海关在智能服务方面(fāngmiàn)也不落人后。
“这里(zhèlǐ)是莆田海关,请船员保持1米间距,逐一通过测温仪进行体温检测。”不久前,一艘来自澳大利亚、载有17.6万吨铁矿石(tiěkuàngshí)的“太平洋珍宝”轮(lún)缓缓靠泊莆田罗屿港口。随即,海关关员通过智慧电讯检疫设备,开展远程船舶(chuánbó)检疫工作。
外轮在莆田边检移民管理警察监护(jiānhù)下靠泊。
传统模式下,海关关员需要(xūyào)等待入境船舶靠泊后,以(yǐ)现场登临的方式进行检疫监管作业。
作为海关(hǎiguān)系统首批试点单位,2024年(nián)3月,莆田海关启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,引入便携式远程(yuǎnchéng)测温流调仪、头戴式智能监控仪、移动作业终端等智能化监管(jiānguǎn)设备,实现海关关员无需现场登临便可远程指挥完成(wánchéng)船员体温检测、医学巡查以及船舶(chuánbó)卫生检查等入境检疫项目,整个过程用时不到20分钟,突破了以往“面对面”监管的空间限制。
智慧(zhìhuì)电讯(diànxùn)检疫是海关总署“智慧海关”建设年度十佳项目之一,在今年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展出。
“莆田海关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助力船舶‘即到即检’‘即检即放(fàng)’,这是港口运营企业看得见(kàndéjiàn)、摸得着的改革红利。”福建省罗屿港口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(fùzǒngjīnglǐ)蔡展杰说。
截至2025年一季度,莆田海关累计应用智慧电讯检疫模式完成入境船舶检疫217艘次,监管(jiānguǎn)船员4679人次,为相关(xiāngguān)企业主体节省靠泊检疫时间2595小时,节约(yuē)船租成本约3800万元,提升了码头泊位的(de)周转效益。
在秀屿港口福建LNG接收站(jiēshōuzhàn),6座巨型液化天然气储罐面海(miànhǎi)耸立,巍然壮观。第7座储罐工地上,竖向抗压静载和水平静(píngjìng)载试验工作已经完成,正在有条不紊准备各项开工事宜。
LNG专用船停泊(tíngbó)在福建接收站。
7号储罐项目组质量进度经理廖伦丰介绍,中国海油自主设计建设一个(yígè)27万立方米LNG全容储罐,技术涵盖(hángài)百余项专利、20余项软件著作权及30余种特殊算法和解决方案。目前,该技术的(de)全球(quánqiú)市场占有率达95.2%,入选2021年度国家(guójiā)能源领域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(jìshùzhuāngbèi)、2022年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,处于国际领先水平。
据了解,7号储罐项目建成后,将成为(chéngwéi)全国单罐净容量最大的地面全容式LNG储罐,进一步提升(tíshēng)福建LNG接收站的基础设施能力,保障福建省及周边地区天然气(tiānránqì)的稳定供应。
福建(fújiàn)LNG接收站是我国(wǒguó)内地第一个由(yóu)国内企业自主引进、建设、管理的(de)大型液化天然气项目,现有6座16万立方米储罐,年处理能力可达630万吨,通过372公里天然气管网,向福州、莆田、泉州、厦门和漳州等地居民及工业(gōngyè)用户供应天然气,并为莆田、晋江、厦门等地燃气电厂提供气源。
福建LNG接收站第7个储罐施工现场(shīgōngxiànchǎng)
中海福建燃气发电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燃气电厂(diànchǎng)与福建LNG接收站仅一街之隔,互为上下游项目。电厂设计年发电量52亿千瓦时,是目前我省主力(zhǔlì)调峰电厂之一,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00万吨。
“用天然气发电,每年消耗(xiāohào)天然气与(yǔ)年度发电情况成正比,‘吃干榨(gànzhà)尽’。每发1亿千瓦时电,消耗天然气约1.34万吨。”燃气电厂生产经营部副经理王树庆说。
毗邻秀屿港口,莆头(pútóu)港口的货物以原木为主。今年初,莆头港口进境原木指定监管场地获批(huòpī)设立,占地5万平方米,一次性可(kě)存放原木10万立方米,年可新增木材进口能力30万立方米以上。
“相当于在园区前设立了一个(yígè)可以随要随取的木材原料‘超市’,大幅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(chéngběn)。”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产业园管委会主任林国彬说。该监管场地与全国海港(hǎigǎng)口岸首个木材检疫(jiǎnyì)除害处理区——秀屿港进口木材检疫除害处理区互为补充,进一步优化港口腹地木材供应链布局,推动“前港后园”融合发展(fāzhǎn)。
福建海量木业有限公司位于莆头港口国林木业城,是(shì)一家以生产建筑木方、防腐家具料为主的木材(mùcái)加工企业,每年需要7万多立方米原木材料。“此前,原木通常从(cóng)厦门港等口岸(kǒuàn)进货,现在从莆头港口就可以取货,每年能够减少物流成本约20万元。”公司总经理(zǒngjīnglǐ)陈文荣说。
除国林木业城外,莆头港口后方还有秀屿(xiùyǔ)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。该示范区已入驻木材加工企业180多家,形成中纤板(bǎn)、装甲板、集成板等产品体系(tǐxì),去年(qùnián)利用进口木材140万立方米,完成工业产值80亿元、限上商贸产值约40亿元。
作为(wèi)秀屿港(xiùyǔgǎng)区的一部分,石门(shímén)澳港口是个“新兵”。今年“五一”期间,6号、9号泊位(bówèi)码头主体工程完工,将分别建成5000吨级液体散货泊位和10万吨级液体散货泊位,年设计通过能力为396万吨。
石门澳化工新材料(cáiliào)产业园(chǎnyèyuán)是莆田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千亿产业集群核心承载区。6号、9号泊位投用后,将是我省唯一具有液氨作业资质的化工码头,可根据企业需求逐步增加高(gāo)端石化产品的品种和数量,形成化工涉及品类(pǐnlèi)16种以上(yǐshàng)、散货涉及货种7种以上的专业接卸码头,打造配套完善、附加值高的石化产业链集群。
永荣科技己内酰胺一体化项目落地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多年,是(shì)福建省百个“重中之重(zhòngzhōngzhīzhòng)”项目之一,也是莆田市打造国家级新型功能材料千亿产业集群的龙头(lóngtóu)项目。该项目总投资150亿元,目前已建成投产(jiànchéngtóuchǎn),年产能(chǎnnéng)可达60万吨。今年一季度,项目产量达16.8万吨。
“我们是临港产业,货物大进(dàjìn)大出,对港口依赖性大。以后,工厂门前就有港口,物流成本(chéngběn)必定(bìdìng)下降。”福建永荣科技有限公司党委书记(dǎngwěishūjì)、副总经理张弦说,己内酰胺产品主要消费领域为纤维(民用丝、工业丝、地毯(dìtǎn)丝)、工程塑料和食品包装膜,也广泛应用于汽车、船舶、医疗制品、日用品、电子和电子元件等行业。
除了对外引进的项目,莆田本土企业也(yě)进入石门澳化工(huàgōng)新材料产业园。
三棵树(sānkēshù)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由三棵树涂料(túliào)股份有限公司投资,总用地面积800多亩。其中,一期主推乳胶漆、真石质感漆、多彩漆、艺术漆、地坪漆等产品,第一阶段已于2022年投产,第二阶段近期开工(kāigōng);二期规划(guīhuà)建设新型功能性涂料产线、小森板及新增产业项目。
三棵树福建工厂智能化生产(shēngchǎn)车间
“有(yǒu)别于传统化工生产环境,这个园区临港(língǎng)而起,做到原料全封闭运输,打造无污染(wúwūrǎn)、清洁化、可视化生产车间。”三棵树福建工厂总经理洪广表示,同时采用自动化设备,让整个流水线的(de)效能提升40%,不仅节省人力,而且增加投料的准确性,确保每一罐乳胶漆(rǔjiāoqī)都有相同的品质。

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